跨境電商進口模式
一、M2C模式:搭建廠商和消費者之間的平臺
優勢是用戶信任度高,因為這些商家需要有海外零售資質和授權,商品從海外直郵,并且可以提供本地退換貨服務;痛點在于,它們的性質大多為第三方代運營,所以價位高、品牌端管控力弱,正在不斷改進完善模式中。
二、B2C模式:保稅自營+直采
優勢在于平臺直接參與貨源組織、物流倉儲買賣流程,銷售流轉高,時效性好,通常B2C玩家還會附以“直郵+閃購特賣”等模式補充SKU豐富度和緩解供應鏈壓力。而痛點在于品類受限。
三、C2C模式:海外買手制
海外買手(個人代購)入駐平臺開店,從品類來講,以長尾非標品為主。但它也有很多固有問題,比如商品真假難辨、區分原有商家和海外買手會造成很多矛盾等等,在獲取消費者信任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構建了供應鏈和選品的寬度和多元化。而C2C達人經濟模式可以在精神社交層面促進用戶沉淀,優秀買手可以通過自己的強時尚感、強影響力打造一些品牌,獲得價值觀層面的認同和分享,同時也建立個人信任機制。當然C2C的模式還是有它固有的痛點。傳統的靠廣告和返點盈利的模式,服務體驗的掌控度不太好,個人代購也存在法律政策風險。
四、B2B2C保稅區模式
貿易商/供應商對接前端跨境電商后臺,比如用戶在網站下單,由保稅區直接出庫發貨給用戶,貨物并不會通過網站庫房?缇彻⿷湻⻊丈掏ㄟ^保稅采取郵出模式,與跨境電商平臺合作為其供貨,平臺提供用戶訂單后由這些服務商直接發貨給用戶。這些服務商很多還會提供一些供應鏈融資的服務。優勢在于便捷且無庫存壓力,痛點在于,B2B2C借跨境電商名義行一般貿易之實,接觸不到C端用戶,長遠價值堪憂。
五、海外電商直郵
優勢在于,有全球優質供應鏈物流體系和豐富的SKU;痛點是,跨境電商最終還是要比拼境內轉化銷售能力,對本土用戶消費需求的把握就尤為重要,亞馬遜是否真的能做好本土下沉還有待考量。
六、O2O模式:
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,線上有自建商城,線下有實體店,能夠通過線下引流到線上,也可以實現線上線下會員信息的同步、優惠活動的同步,做一個人群的互補
七. 返利導購/代運營模式
一種是技術型,目前形態典型的玩家有么么嗖、Hai360、海貓季。這些是技術導向型平臺,通過自行開發系統自動抓取海外主要電商網站的 SKU,全自動翻譯,語義解析等技術處理,提供海量中文 SKU 幫助用戶下單,這也是最早做跨境電商平臺的模式。還有一種是中文官網代運營,直接與海外電商簽約合作,代運營其中文官網。這兩種方式有著早期優勢,易切入,成本低,解決信息流處理問題,SKU 豐富,方便搜索,而痛點在于但中長期缺乏核心競爭力,庫存價格實時更新等技術要求高,蜜淘等一些早期以此為起點的公司以紛紛轉型。
八. 內容分享/社區資訊
典型玩家如小紅書,內容引導消費,自然轉化。優勢在于天然海外品牌培育基地,流量帶到福利社轉化為交易,但長遠還是需要有強大供應鏈能力。